当前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黄盈宋宝珍对谈话剧《我这半辈子》的“老舍情缘” 当前信息2023-05-28 18:17:17 | 来源:艺绽 | 查看: | 评论:0


(资料图)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王润

改编自老舍先生一系列自传性质文学作品的话剧《我这半辈子》,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1年度资助项目,于近日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开启第三轮演出。国家大剧院经典艺术讲堂特别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教授与《我这半辈子》导演黄盈,以“半生跌宕半生悟——话剧《我这半辈子》的‘老舍情缘’”为题,围绕该剧改编过程及老舍先生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展开了深入交流。

黄盈坦言,老舍先生的民族化叙事与表达,影响了他的创作。“我排《枣树》就是宗着《龙须沟》;我做《卤煮》,也受了《茶馆》的很大影响;再到《我这半辈子》,只要跟现实主义或者跟我们生活相近的系列,其中都暗含着老舍先生影响的痕迹。”

“受沈林老师提点,改编老舍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平民的尊严,二是家国的情怀。”回溯《我这半辈子》的创作过程,黄盈表示,“老舍先生写的平民,可以很穷,但是一定要干净、体面,一个平民身上也是有尊严的。”宋宝珍同样认为:“老舍先生善于刻画平民百姓,关注每一个人的尊严,每一个人的价值。他的笔意在书写人的心灵、人的处境、人的生命。而戏剧最能打动观众心理的,正是对于人的生命存在的深切关注、思考与表现。”

说到“家国情怀”,黄盈导演表示,“他写的虽然是平民,比如大姐家人、婆婆和老姑奶奶斗法,但无论怎么写,你都能体会他背后关注的不光是家里这点事儿,他有若是觉得不公平,必须仗义出手的那一面。他的侠义精神推己及人,所关注的不止是小羊圈胡同里发生的故事,他希望普天之下都有正义和公平。老舍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世一代一代的人。”宋宝珍则称老舍先生“是以个体的生命视角观测整个民族的现实人生,透露着历史文化不断变迁的过程,他是真正关心、体察着这个国家的人。”

提及《我这半辈子》的创作,宋宝珍称黄盈导演有着“上天入地的艺术想象”:“黄盈导演的舞台时空,自由转换,景随人动,非常灵活,幻化无穷。他运用自由的舞台调动,人物一转身,一移步,就进入到另一个时空。《我这半辈子》中,小年提着套着童服的人形,都是一种叙事性和假定性有机融合的产物。黄盈导演一直在探讨,在舞台有限的时空当中,怎么样给观众更丰实的内容,更多意的景观,这种探索值得肯定。”

“艺术的守正创新,在于传承中国人的精神。”黄盈导演认为,“文化传统对于今天艺术的发展特别重要,我们沿着老舍先生开辟的艺术道路前行,其实就是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对此,宋宝珍表示:“今天的北京是国际大都市,它是历史文化的积淀的结果,是现代文明荟萃的中心。因此,今天的文艺创作,要有一种多元的现代的文化姿态,要有一种开放的包容的文化胸襟,要创造出合乎时代要求、满足人民精神追求的好作品,也就是说,我们要用现代意识观察思考,找到北京文化、北京艺术的新定位。”

上一篇:蜀道装备:签署山西原平清洁能源项目框架协议 战舰世界多玩盒子更新不了(战舰世界多玩盒子)-世界消息下一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