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至30日,2023中国(重庆)临空经济大会在渝北区举行。这是中国(重庆)临空经济大会首次举办,川渝两省市有关单位、机场、航空公司共同签订《加快建设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打造空中陆海新通道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落地渝北区,合同投资额超300亿元,将进一步助推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
依托大型机场建设临空经济区,向蓝天要效益,已成为全球蓬勃兴起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更是中西部内陆城市拥抱世界、转型跨越的新选择。
(相关资料图)
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是国家首批临空经济示范区之一,全域规划面积147.48平方公里,均在渝北行政区域内。自2016年10月获批成立以来,示范区内陆开放空中门户功能不断增强、临空产业基础持续壮大、城市功能配套加快完善、港产城融合发展日益凸显。
数据显示,2022年,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900亿元,临空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四成以上。今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亿元,同比增长7.0%,高于全市增速2.3个百分点。
“当前,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正面临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加快打造、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快建设等多重机遇,处于蓄势腾飞的历史风口。”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举办此次大会,进一步提高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知名度、扩大朋友圈,通过加强成渝地区协同联动,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集聚,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航空运输、总部经济、跨境贸易等企业来渝投资,加快打造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持续壮大临空经济,建设更高水平的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
会上,川渝两省市相关单位,渝北区政府、资阳市政府等两省市有关地方政府,江北机场以及国航、川航、重航等14家合作主体共同签署合作协议,以共同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着重打造空中陆海新通道、深化临空经济领域产业合作、加强渝新航空双枢纽建设、促进政府和企业合作交流、共建人才创新协同机制为合作重点,推进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提升成渝地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同时,一批临空导向强的招商项目签约落地,包括渝北区政府、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机场集团三方共建“中国南向航空服务基地”(暂定名),中国邮政重庆市分公司打造160余亩的重庆邮政综合邮件处理中心等,将为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再添新动力。
建设临空经济区、发展临空经济,完善的综合交通枢纽是关键。如今,在江北国际机场东航站区T3A航站楼的北侧,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工程正加紧施工,计划2024年底全面建成。届时,江北国际机场将形成4条跑道、4座航站楼布局,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0万吨的需求。
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商界精英等一致认为,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背景下,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潜力巨大、大有可为。
“江北国际机场具备了很好的硬件,在枢纽建设方面的基础也很不错。”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马剑表示,重庆要依托临空经济示范区这一空间载体,聚集本地优势产业,培养临空偏好型的企业和产品,并实现招商引智,培育符合未来临空经济和国际发展导向的朝阳产业,从而更好地支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为进一步发挥临空经济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去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擘画出临空经济发展的新蓝图和实施路径。”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重庆将坚持“枢纽筑基、产业聚势、城市赋能”总体思路,在航空枢纽建设、临空产业培育、平台资源利用、城市配套建设上聚力,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我们将最大空间链接世界、最大限度带动产业、最强聚力塑造新城,加快建成具有重庆特色的现代化临空经济示范区。”
根据《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重庆临空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更趋显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临空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进出口总额达到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