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那些必然会发生的,比如生老病死,你不要为此过分焦虑。面对自然之事,保持顺其自然的心态就好。”
无论是谁,穷人也好,富人也罢,都需要面对“生老病死”。再有钱,也无法阻挡病魔的袭来。再有势,也无法阻挡死神的脚步。
【资料图】
“生老病死”这四件事,为什么是每个人的必然经历呢?因为我们都是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也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身处于“枯荣兴衰”的人间当中。
就跟“春夏秋冬”一样,春天万物复苏,夏天草木茂盛,秋天悲凉萧瑟,冬天万里冰封。这春夏秋冬,跟生老病死一样,都是人世间的定律。
上天赐给我们“病痛”,不是为了折磨我们,而是有这几个目的。
一、感受人世间的真实滋味。
有人说过,人生就是一场宴席。在这场宴席当中,你会品尝到甜的、苦的、酸的、辣的、咸的、臭的东西。这就是人生百态。
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当中,多半无法感受到这些人生百态。这个时候,为了让我们活得真实,老天就会让我们生病。
生一场小病,我们会吃不好,睡不好,活得忐忑不安。生一场中等的疾病,我们整个人都会消瘦,心态也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比如,以往悲观消极的人,在生了一场小病后,就会珍惜眼前人。以往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在生了一场中等的疾病后,就会特别热爱生活。
改变一个人,只需要让他生一场病就够了。在病痛当中,人们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会反思自己的过往,真正做到“三省吾身”。
当然,无论是发现不足,还是反思过往,都跟品尝各种人间滋味有关。这滋味,非大彻大悟之人无法品尝。
二、不再贪婪,活在当下。
单位的老陈,自从经历过一次车祸后,整个人都变了。在车祸之前,他贪婪无比,欲望滔天。在经历车祸,大难不死后,他活在当下,啥都不争。
朋友就问他:老陈,怎么你变化那么大啊,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老陈只回了一句:躺病床的时候,我就在想,人如此脆弱,那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我得出了一个答案:人生的意义,不过是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罢了。
如果老陈因为车祸去世了,那他的人生就戛然而止了。可他活了下来,就说明老天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可以继续活下去。
人活着,如果心比天高,结果不过是命比纸薄罢了。人活着,如果可以做到不贪不求,不争不怨,多半能够长长久久,细水长流。
还未经历过生死,就不会知道“活在当下”的珍贵。唯有经历过生死,才会彻底明白,一天不知一天事,能多活一天,就等于多赚一天了。
三、让人看透这万事万物的规律。
古人有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尘世间的一切人与物,都会轮回更替。旧的一切逐渐消失了,新的一切会逐渐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生病,跟“新旧更替”有什么关联呢?最大的关联就在于,生病会加速躯体的衰老和油尽灯枯。每个人都会在病痛当中,无奈离去。
就拿60岁过后的老人来说,他们动不动就生病,身体动不动就有问题,仿佛日薄西山一般。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健健康康,活到一百岁呢?
很遗憾地说,大自然的规律一直在起作用。就像一朵花,该旺盛的时候,它就会旺盛。该枯萎的时候,它就会枯萎。
所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就是这个道理。在岁月、病痛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哪怕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规律。
四、敬畏自然,敬畏天地,敬畏生命。
在农业社会,农民需要靠天吃饭,所以他们会敬畏自然,不会破坏自然。随着工业机器化生产模式的出现,人类觉得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就会破坏自然。
比如,在19世纪英国工业化大发展的时候,污染了水源、环境、空气,造成了无数人生病、短命,最后在痛苦当中离去。
为什么污染环境,就容易让人生病?因为人们没有顺应自然去做事。可以这么理解,敬畏自然,就是在保护自己的生命。
古人有一个观点,天人合一。儒家的天人合一,跟顺应天道有关。而道家的天人合一,跟修身养性,尊重自然规律有关。
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的天人合一,都在强调,人要顺应自然而活。比如说,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环境的发展,不做违背天意的事儿。
敬畏自然,等于敬畏自己的生命。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